


上面提到了“体适能”这个概念,那么我们拆分开来详细说说。
“体能”和“体适能”是人体身体素质水平的一个总和。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的身体形态体征及其所表现出的运动能力”。
体能和体适能之间差别不大,没有严格的界限,就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叫法,它们都指人的身体素质,若说区别,那也只是这种“身体素质”体现在不同领域。
竞技体育:竞技体能(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在竞技体育层面,面向职业运动员,训练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那就叫“竞技体能”。
大众健身: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在大众健身层面,面向大众人群,训练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那就叫“健康体适能”。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对体适能给出了两个更精准的定义,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健康体适能是人体基本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素质(基础储备),而竞技体适能则强调了运动表现(额外储备)。这里要注意,越高水平的比赛对竞技体适能的要求越高,但有时候不一定符合健康的原则。从这也能看出两个全球顶尖的运动机构之间的研究侧重。
NSCA侧重运动员竞技体能训练,ACSM侧重运动医学和大众健身层面。
体能
体能是身体素质的总和,它包含所有的身体素质,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协调性、速度、爆发力、平衡、灵活性及反应时间。
◆心肺耐力。心肺耐力是保证身体长时间活动时营养和氧供应及运走废物的能力。心肺耐力是影响耐力素质的最重要内在因素,心肺耐力可以分为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有氧无氧混合耐力。
◆肌肉耐力。肌肉系统在一定负荷的情况下,重复动作次数的能力。肌肉耐力也往往是力量水平提高的基础,而跑酷徒手训练中的肌肉耐力训练往往是任何一个训练动作既有力量参与又有耐力参与。
◆肌肉力量。肌肉系统在运动中克服内部和外部阻力的能力,内部阻力包括肌肉黏滞性和肌肉之间的对抗力,外部阻力在此书中就是指自身体重。力量决定了速度的提高,耐力的提高,柔韧性的达标。力量分类多种多样,如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相对力量。
◆柔韧性。柔韧性就是指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性直接影响力量发展水平和身体健康,柔韧性不好也是导致肌肉不平衡及慢性劳损的重要原因。
◆身体成分。身体中有不同类型的组织或结构,包括皮下脂肪,肌肉,器官,骨骼和其他组织,在身体成分测试中,主要就是测脂肪占整个体重的比例。一个运动训练计划或一个体重控制计划中体脂比例都是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
◆协调性。协调性是指在进行各种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能力。
◆速度。人体以最短时间完成动作的综合能力或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运动员,这项能力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一旦你需要提高运动表现,速度是必要的能力之一。
◆爆发力。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会随着动作速度和身体力量的变化而变化,爆发力分为相对爆发力和绝对爆发力。由于运动项目之间的区别,影响爆发力提升的相关素质众多,因此爆发力也是体能训练的焦点和难点。
◆平衡。人体在收到外力作用时能自我调整并使自身在目标位置上保持稳定的能力。
◆灵活性。人在各种活动中,能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迅速合理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
◆反应时间。人体对特定刺激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我们在爆发力训练中会涉及此项素质相关训练。
GPP,即一般性体能训练(General Physical Preparation/Training)
GPP训练注重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力量、速度、敏捷、耐力、柔韧等等我都要兼顾到,尽量一个不落下,它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训练方式,训练力求全面,不留短板。简单说就是我什么都要练,什么身体素质都不落下。
SPP,即专项性体能训练(Specific Physical Preparation/Training)
根据专项运动需要,采用与运动项目高度相关的训练动作和方式,这些训练仅可以发展该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比如说我的专项是举重,那么我的训练计划就应该围绕如何提高抓举和挺举成绩来设计,集中资源发展力量、爆发力素质。简单说就是我要什么,就练什么,SPP的训练特点是高度专项化。
这就是为什么有针对篮球、高尔夫等不同运动种类的专项训练。这是针对不同需求的高度专项化训练才能达到的。
透彻的立场逻辑,值得令人深思。
详细的主题和立场结构,非常的引人入胜!
复杂的背景逻辑,令人耳目一新。
有趣的思路内容,发人深省啊。
新颖的分析作者,非常的引人入胜。
详细的思路结论,非常的引人入胜。